一般情况下,在治疗大肠癌时,大多都采取手术来治疗,在配合化疗、放疗等综合治疗方法。如今,大肠癌的手术技术较为成熟,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很低,综合治疗的效果也很明显。在大肠癌的治疗中,还存在观念上的误区,这需引起大家的重视。
误区1:严重贫血,不能手术
做结直肠癌手术以前,一般都表现为便血,特别是盲升结肠癌,因不好发现、长的病程、慢性失血的表现,手术前会有很严重的贫血,许多患者很担心身体差,不能来忍受手术。在手术前,要求输血,改善营养情况。即便在术前输血能改善贫血,会让人体的免疫受到抑制,促使肿瘤的生长,对手术效果会产生影响。术前,血色素超过7g,便能手术,贫血在手术切除肿瘤以后,方可恢复。如不超过7g需术前适当输血。
误区2:术前,如有肝转移,做手术没什么意义
如是肝转移,对患者来讲则是晚期,在全部癌症出现的肝转移中,结直肠肝转移治疗的效果是最好的。大约有10%-15%的患者会有手术切除转移灶的可能性,一些患者的中位生存期长达35个月,5年的生存率达到了30%-40%。因化疗药物对结直肠癌肝转移很敏感。
误区3:癌症化疗以后复发,化疗无效,便不再治疗
因科技的不断进步,传统的化疗无效,又或者是化疗以后复发的患者,是能选择生物靶向治疗的。如是局部复发或肝肺转移的患者,能得到手术切除的机会。
误区4:没症状的患者无需做肠镜检查
一般大肠癌会出现便血、腹痛、腹泻等情况,许多症状在初期很轻微,并不会引起大家的重视。当症状很显著时,一般都是晚期,不会有很好的治疗效果。肠镜检查对早期发现很有利,再加上无痛内镜的发展,也能来减少肠镜检查的痛苦。但并非所有人都做肠镜检查,如大肠癌高发区:40岁以上有症状的人群等。
想有效来治疗大肠癌,那就需要知道这里面的误区。免得自己掉进这个误区中,对大肠癌的治疗也会变得很不利的。
2018-02-18
